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哈尔滨学院学报是什么级别
吉林省师范类大学排名
院校专业: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A类),吉林省人民*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与*工程院共建的“*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西满分局于 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学校设有 20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教职工 1801人,拥有*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级教学名师1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特贴专家4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省*参事3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9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级专家服务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0990人,其中,本科生16599人,硕士研究生3767人,博士研究生505人,留学生119人。有在籍函授生4348人。现有73个本科专业,15个*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居省属高校首位;7个*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87个。拥有7门*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部教材获评2020年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项目;7部教材获批*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7部教材获批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省级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深入推进新农科建设,2021年,成立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成功承办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打造新农科建设协同育人的“吉林模式”。多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现有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等 22个*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3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16项,科研经费达到8.7亿元。获*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奖励97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科技帮扶的“靖宇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80余亿元,荣获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李玉院士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颁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和地区的 9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代表*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奖学金资格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赞比亚*、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学校占地 1347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4.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77.73万册,电子图书133.5万种。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组织标兵。2018、2019年,先后2个*支部获评全国*建工作样板支部。2019年,学校*委被评为首批“全省*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成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1年,学校*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高举*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第十三次*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民族伟大复兴*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吉林省师范类大学有: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补充资料:
1、东北师范大学( 211双一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坐落在吉林*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建校70年来,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
2、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简称为“吉林师大”,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院校,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时名四平师范专科学校,1973年学校升格为四平师范学院, 1962年至1966年吉林省*先后将通化师专、白城师专、吉林师专并四平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
3、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师范大学。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1958年市*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学校获批为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4、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师资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学校经*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劳动总局;1983年,学校被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5、白城师范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位于素有“鹤乡”之称的吉林省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一所公办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8月,原隶属于*林业局的白城林业学校并入。2002年3月,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2008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6、通化师范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坐落于长白山下、鸭绿江畔、中朝边境的吉林省通化市。学校始建于1929年,当时校名为辽东省立(通化)第六师范学校,历经七次变革,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公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终秉承崇德广业、与时偕行的校训,坚守质朴的教育理念,服务长白山区的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方略,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校园毗邻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可以共享吉林师范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是经教育部确认、吉林师范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具有普通高等本科学历教育资格的*学院。学院于1999年底开始筹建;2000年4月被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吉林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3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学院。
8、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于2015年经省*批准组建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由1962年建校的原长春幼儿师范学校和原长春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组建)。学校是省、市*重点扶持建设的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吉林*春农安经济开发区长春职教园区内,学校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研紧密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的学术研究
据2016年2月学校*显示,学校建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9个。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葡萄酒研发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表面仿生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营养实验室
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职业技术教育团队、山葡萄酒开发团队
省级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经济研究所
校级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设计艺术、传媒、分子营养、电子信息技术、机电技术、企业管理、应用化学、中职德育工作研究所 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821项,其*家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8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91项,其中,省部级奖励92项;发表学术论文2100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06篇;出版著作、教材131部。
2014年,学校获立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8项,其中重点课题11项;吉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0项,其中重点课题6项;吉林省教育厅外语教学改革课题1项;校级教研课题59项。2014年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2014年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获吉林省高教学会教育科学成果奖18项,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 2013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表项目名称参加人员奖项等次校-企-校联盟–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
创新与实践王建华刘君义甄国红于志晶苏顺亭方健周广文崔亚新一等奖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实践苏春辉周晶于志晶陈衍张祺午刘海一等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刘君义许建平方健罗红宇唐耀武赵蕊王彬二等奖编辑出版学专业6+1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
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陈少志于巍尹艳华杨明王欢刘永鑫姚丽亚二等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与实践甄国红杨吉生王娟睢忠林张天蔚梁亚宁秦彩萍二等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预测和评估系统》在高职
院校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陈衍于志晶房巍于海波刘海二等奖机械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创建与实践杨卓娟周广文杨晓东崔亚新王东明三等奖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9月底,馆藏图书总量1044303册,其中纸质图书604303册,电子图书44万册,生均图书近115.62册,生均纸质图书66.9册。
截至2013年12月底,学校图书馆购入有*知网学术期刊、硕博论文、万方数据知识平台、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等6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和“馆藏书目数据库”等3个数据库。学术期刊《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版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类论文,是反映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理论性期刊。1985年创刊,刊期为月刊。主要栏目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管理研究等。
学报被《*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网络出版期刊收录、《*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原刊、《*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收录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收录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创刊于1980年,于2008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2008版》,于2009年入选*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机构评定为RCCSE核心期刊。主要有职教要闻、专稿专访、综合管理方略、课程教材、教研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职业指导、职业培训、高等职业教育等栏目。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几本呢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位于吉林*春市,是*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吉林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B类)。
学校前身为1959年筹建的吉林省劳动厅技工学校;1979年经*批准成立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隶属原*劳动总局;1983年,划归吉林省管理并更名为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0年8月,吉林省经济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8月,吉林省国际商务学校并入学校。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设有17个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13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789人,有在校学生15918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13117人,*本专科生2801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开设52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
学科建设
据2016年2月学校*显示,学校建有职业技术教育学、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省级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67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达到26%,正高职教师近百人,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与硕士生指导教师共49人;有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有享受*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9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建有教师教育*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优秀课程54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被人社部确定为*职业技能鉴定试点校,被*语委确定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级特色专业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获批成为吉林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获得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2项、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5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项、*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新工科项目2项、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70项。
*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
吉林省一流本科课程:化工原理、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女装设计、PLC技术及应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开发
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服装设计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编辑出版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省荣发服装厂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控制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三三制专门化”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职本科“3+4”衔接机械电子工程“工学融合”的“五维度”一体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气信息类学科教学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省级精品课程:*基本原理概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大学英语、市场调查、机械设计、信号与系统、财务会计学、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通信原理、微生物学、工程制图
教学成果
2019年1月,学校两项成果获2018年*级教学成果奖。
202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国际交流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多个*和地区的高校进行校际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部分师生赴*国外留学、进修,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先后与韩国世翰大学、日本城西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技术大学、美国费舍尔学院、*勤益科技大学等20多所境外高校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尝试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等交流项目。
科研平台
据2016年2月学校*显示,学校建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省级研究所1个,校级研究所9个。
科研成果
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821项,其*家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8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91项,其中,省部级奖励92项;发表学术论文2100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206篇;出版著作、教材131部。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9月底,馆藏图书总量1044303册,其中纸质图书604303册,电子图书44万册,生均图书近115.62册,生均纸质图书66.9册。
截至2013年12月底,学校图书馆购入有*知网学术期刊、硕博论文、万方数据知识平台、读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等6个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自建“*职业教育发展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和“馆藏书目数据库”等3个数据库。
学术期刊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版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学术类论文,是反映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理论性期刊。1985年创刊,刊期为月刊。主要栏目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管理研究等。
本文链接:http://www.wmyx8.com/html/879640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