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远征军,*远征军原著小说
抗战期间,*远征军中的名将有哪些
孙立人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霍揆彰、黄杰、陈明仁、甘丽初、邱清泉、戴安澜、刘伯龙、李弥、高吉人、阙汉骞、潘裕昆、郑庭笈、廖耀湘、黄翔.阵亡的师一级干部,除戴安澜外,为国捐躯的还有胡义宾(黄埔三期)、齐学启、黄福臣、洪行等人
资料
在印缅战场上远征军中的黄埔师生
黄埔十七期娄性撰稿
我国远征军于1942年初,由罗卓英、杜聿明带领第五、第六、第六十六3个军10万余人驰赴缅甸,与英印军共同保卫缅甸。虽然二00师保卫同古、新三十八师仁安羌解英军之围,打得有声有色,国际载誉,但因盟军协作不力,指挥失策,坐使日军从左翼抄袭腊戍得逞,截断我军后路,迫使我军全线撤退。二OO师师长戴安澜将军(黄埔三期)壮烈牺牲。日军突破怒江,昆明震动,幸宋希濂率三十六师将日寇逐过怒江西岸,形成隔江对峙局面。
撤退时,杜聿明率第五军军部及新二十二师,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历尽千辛万苦,越过野人山原始森林,西撤印度,牺牲惨重。到印度的远征军八千余人,加上国内分批空运的补充兵员、参军的青年学生和随后空运的新三十师,共3.2万人,在史迪威将军的精心筹划下,在兰姆伽接受丛林战训练,组成驻印军。于1943年3月20日,沿胡康河谷向缅北一面开路,一面进攻。以后又由国内运来第五十师,第十四师,1944年夏以郑洞国为副总指挥,编成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新六军(军长廖耀湘,黄埔六期)共五万余人(简称X军),继续向孟拱河谷及密*进攻。
在进攻密*之同时,国内重新组建的*远征军(简称Y军),以卫立煌为司令长官,右翼军为二十*军(总司令为霍揆彰)、左翼军为十一*军(总司令为宋希濂)。共辖六个军、16个师共16.5万人,于1944年5月11日强渡怒江,先后攻克了松山(日军称之为拉孟),腾冲(日军称之为腾越)、龙陵、芒市、畹町,完全收复了滇西国土。
1945年1月27日,x军与Y军在缅境芒友会师,中、美、英将领云集,会场中悬一个象征胜利的大V字,情绪激昂,盛况空前。官兵高呼“打到东京去!”“芒友会师是东京会师的先声!”至此,中印公路全线通车,军援物资大量输入国内抗日前线。在当时以血战收复全部滇西国土,痛歼数万敌人,打通国际交通线,十分振奋人心。后来,史家称滇西缅北之战为:“创全歼顽敌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
日本战后出版的《大东亚战争全史》一书,对密*的失守,称之为“*守孤城密之那-水上源藏少将最后战*”。对松山,腾冲守军的全军覆没,称之为“拉孟攻防战-英勇卓绝,悲壮卓绝,足以泣鬼神。……腾越守军、全军殉国。”另一本日本《大本营*部》摘译资料中说:“9月7日18时左右,拉孟一带的枪炮声消失,守备队全员玉碎”。“8月13日……腾越守备队长藏重大佐等32人被炸身*。”“9月13日太田正人大尉率残余兵力突入敌中,全员玉碎”。在日本战报中使用“玉碎”、“全军覆没”的字句,足见战况之激烈。
在缅北和滇西战场上,我军歼灭了敌精锐的十八师团、五十六师团、重创了敌第二师团、第五十三师团及第四十九师团之一六八联队。在缅北战场敌*伤1.5万余人;在滇西战场敌*伤2.5万人(均未包括反攻前即1942年1943年的敌*伤数字)。敌缅甸方面军在全缅及*滇西、印度英帕尔作战的损失,根据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2年的调查,先后投人作战兵力30万人,战*18.5万人。
在我军反攻中,胜利的得来是不容易的。滇西缅北是喜马拉雅山的尾间,敌军凭险*守,阵地坚固。我向高黎贡山、松山上的敌人阵地仰攻,*伤十分惨重。以有名的松山攻坚战为例,我与敌伤亡之比为8.7:1。我方以优势的空军、炮兵,协同数以万计的步兵轮番攻击其主峰子高地(日方称之为关山阵地),久攻不下,最后以工兵一营在子高地下方掘坑道数百米,埋梯恩梯炸*6吨,以大爆炸轰然一声,*柱升高数百米,这样才摧毁了敌人主阵地,其作战之艰难可想而知。
我远征军(包括驻印军)先后出动31万多人。第一次入缅失败,伤亡失踪6.1万余人。反攻时,滇西Y军伤亡6.7万余人,缅北x军伤亡约1.7万人,总共伤亡14.5万人。在远征军中,黄埔同学是主要骨干,高级将领杜聿明、郑洞国、宋希濂、霍揆彰、黄杰、陈明仁、甘丽初、邱清泉、戴安澜、刘伯龙、李弥、高吉人、阙汉骞、潘裕昆、郑庭笈、廖耀湘、黄翔等人,多为一至七期的老学长;其他中下级军官,大都是黄埔本校及各分校的八至十八期的毕业生。在各*中黄埔出身的军官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即使前身是东北军的五十三军也是如此,估计占军官总数的70%。
据腾冲国殉公墓对第二十*军腾冲抗日阵亡将士统计,阵亡官佐;493名,占5.7%。士兵8178名,占94.3%;以此推算:远征军中参战的黄埔出身的军官为1.2万余人,远征军中伤亡的黄埔出身的军官为5700余人。以上是估算的伤亡数,实际上恐不只此数。1942年底,我在昆明与十七期同学李桂林相遇,他在第五军二00师当排长。他说,在大溃退中迷路野人山,翻越高黎贡山饿*、拖*、战*的同学们,起码占出国时的一半以上,*亡的军官大多数为排连长。滇西反攻时,十七期、十八期以及战干团的同学成百上千的分配到远征军中,都是担任在火线上带兵打冲锋的排长,在寸土寸血的攻坚战中,很多人英勇地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后期的同学绝大多数在基层连队服役,数量很大,因而牺牲人数多,这是必然的。但是先期的学长们更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戴安澜将军,在敌人大举进攻同古之日,与其夫人写信诀别说:“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养育,为国战*,事极光荣!”戴师长以寡敌众,坚守同古12天,歼敌五千余人,掩护英军后撤。其英勇善战的事迹,受到盟军高度赞扬,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其颁授勋章时,称戴师长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敌酋东条曾在日本议会承认远征军的坚强,承认同古一役为旅顺攻城以来未有之苦战。后来腊戍失守,大局逆转,戴师长在回国途中,不幸牺牲。其灵柩抵达昆明时,数万市民出城迎灵,列队长达数公里。又如李弥将军,(主攻松山的第八军副军长)他负责在前线指挥,久攻不下,他干脆把指挥所搬上前沿阵地。后来主持挖坑道对主峰子高地施行大爆破,爆破后我军趁势冲上。敌人想反扑夺回子高地,李弥急红了眼,抓一顶钢盔扣在头上,亲自带领特务营冲上松山主峰阵地。当他从主峰上被人扶下来时,打一双赤足,身上两处负伤。
远征军的高中级军官,都能身先士卒,出没在战况最激烈的前线。阵亡的师一级干部,除戴安澜外,为国捐躯的还有胡义宾(黄埔三期)、齐学启、黄福臣、洪行等人。团长有柳树人、李颐、刘杰、凌则鸣、覃子斌等人。
*远征军的战果是辉煌的,但牺牲也是巨大的,包括黄埔同学在内的*抗日军人,承受了如此巨大的牺牲,为的是救亡图存、收复国土、统一*。由于我国军民坚持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开罗会议决定胜利后归还我国领土东北、*及澎湖列岛,后来《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这样,*本强占的祖国宝岛*才回归祖国怀抱。
*远征军有哪些主要将领
第一路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罗卓英(继任)
总参谋长史迪威
第5军(军长)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
第96师(师长)余韶
游击支队黄翔
工兵团李树正
装甲兵团胡献群
炮兵团朱茂臻
汽车兵团洪世寿
骑兵团林承熙
第6军(军长)甘丽初
第49师(师长)彭壁生
第93师(师长)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陈勉吾
第66军(军长)张轸
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鹏
(1943年至1945年3月)
司令长官陈诚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黄琪翔
总参谋长萧毅肃
副总参谋长司可庄
第十一*军总司令宋希濂
副总司令黄杰
第2军(军长)王凌云
第9师(师长)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杨宝
辎重团段寿清
第6军(军长)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洪行
辎重团郑殿起
通讯营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梁中介
第71军(军长)钟彬
代军长-陈明仁
新编第28师(师长)刘又军
第87师(师长)张邵勋
第88师(师长)胡家骥
辎重团吴涛
*军直辖第36师(师长)*鹏
第200师(师长)高吉人
第5军炮兵营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军总司令霍揆彰
副总司令方天
第53军(军长)周福成(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刘宝华
第54军(军长)方天阙汉骞1944年7月继任
第14师(师长)龙天武 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50师(师长)潘裕昆1944年4月转隶新六军
第198师(师长)叶佩高
第36师(师长)*鹏 1944转隶54军
工兵第2团林松通讯*指挥官不详
第8军何绍周(军长)李弥(副军长)
荣誉1师(师长)汪波
第82师(师长)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熊绶春
另*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辎重团雷震波第93师(师长)吕国铨
炮兵*指挥官邵百昌
工兵*指挥官傅克军
通讯营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郑坡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
总指挥史迪威副总指挥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李鸿继任)
第50师(师长)潘裕昆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新编第6军(1944年8月攻克密*后组建,军长)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龙天武
第50师(师长)潘裕昆新6军回国后转隶新1军
直属*战车指挥官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指挥官梅利尔准将
(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
指挥官陈纳德少将
求 几本*远征军的小说 (完结的最好 )
邓贤-《大国之魂》
这是一部关于*王牌远征军的英雄史诗。这是*现代军事战争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反映抗日风云的大型纪录片。英勇的*远征军在险恶的环境下如何力挽狂澜?如何以少对多抗击日本的优势兵力?中美英日四国围绕滇缅战役如何周旋?世界风云人物*、史迪威、*、孙立人、杜聿明之间又展开了怎样的角逐?二战同盟军——美国又为何暗杀*当时的领袖*?一位被*远征军拯救的西方记者又为什么有这样的评价:“拿破仑说过,*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今天,他醒来了!”本书将带你直击*王牌远征军的抗日现场,揭开*远征军真实的历史。
本文链接:http://www.wmyx8.com/html/879642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