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见闻提升知识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容易发表的大学学报)

河南教育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河南教育学院在哪里

河南教育学院地址在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76号,该校是一所由河南省人民*举办,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二、河南教育学院介绍

河南教育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和师范性、应用型本、专科人才的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河南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1978年正式设立为河南教育学院。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基础教育,服务基层,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道路,逐步形成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并重,普通和*教育并举,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的办学格局。

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我校相继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建工作水平评估和学报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157项、厅级课题39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厅局级奖励377项;发表学术论文1827篇,其中SCI、EI、CSSCI收录158篇、核心论文537篇;著作128部;科技咨询报告117篇。学校小麦育种中心在王世杰博士的带领下研发的豫教系列小麦新品种相继在河南、安徽、湖北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1500余万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暨*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社会科学综合类(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类扩展期刊;自然科学版被评为RCCSE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核心期刊中的权威期刊。为顺应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趋势,更好地服务于河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从1993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先后开设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45个专业。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与途径,相继与武汉厚溥教育科技有限*、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等知名企业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校拥有纬五路和龙子湖两个校区,占地588746.16平方米,建筑面积28.08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行政管理中心、学生餐厅等;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1个,篮(排)球场25个,网球场6个;投入800余万元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大提高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861人,专任教师45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1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29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人。*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5人,享受省管专家津贴3人,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设有19个院系、3个教研部。拥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名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建有软件工程实训中心、物流专业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165个、校外实训基地106个。

学校于2004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先后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等12个专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普通本科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为了切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学校开始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就开设的专业和在校生人数来看,已逐渐从以师范教育类转变成以应用技术型为主,像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应用技术型专业,生源质量较好,师资力量较强,并取得良好的社会赞誉。

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学校还担负着为我省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和教育行政干部的主要任务,是河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河南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河南总站等机构均设在我校。学校以此为依托,共培养培训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及其他专业人才32万余人。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欢迎。生源质量连年提高,就业形势逐年看好,经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调查,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位居我省高校前列。先后荣获“全国*高等教育先进学校”、“河南省*高等教育先进学校”、“河南省省级文明学校”、“郑州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五好*组织”、“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在河南日报和大河网组织的评选活动中,学校连续三年进入“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行列。在河南日报报业*主办的第三届(中部)高等教育发展高端研讨会上,我校获得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称号。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属于什么级别的刊物

根据学科方向,选择相对应的学术核心期刊来分等级。

还有以下几点:

1、注意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是有区别的

2、一些地方大学的学报也是不错的投稿选择

3、在网上检索这些编辑部的名称和刊名,获取有用的鉴别信息。

(自然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科学通报(*科学院)、*科学(*科学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自然科学进展

2.数学类:数学学报、数学进展、数学年刊、应用数学学报、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3.物理学类:物理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天文学报、半导体学报、金属学报

4.化学类: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化工学报

5.生物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动物学报、遗传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6.地理类: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

7.计算机技术类:计算机学报、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8.电子、电工、自动化类: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电工技术学报

9.材料科学类:无机材料学报、*稀土学报、材料研究学报

10.体育类:*运动医学杂志

三类期刊:

综合类: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数学类:数学物理学报、应用概率统计、应用数学和力学、工程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系统科学与数学、计算数学

3.物理学类:*激光、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物理学进展、天文学进展、光学学报、计算物理、物理

4.化学类:分析化学、化学通报、应用化学、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分析试验室、色谱、硅酸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5.生物类: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报、实验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6.地理类: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自然灾害学报、地球学报

7.计算机技术类: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8.电子、电工、信息、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学报、信息与控制、电视技术、通信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

9.材料科学类: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技术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部分)

一类期刊:

*社会科学(*社科院)

二类期刊:

综合类: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图书馆)、国外社会科学

2.哲学类:哲学研究(*社科院哲学所)、*研究(*科院*所)、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院)

3.社会学类:社会学研究(*社科院社会学所)、统计研究、人口研究、*人口科学(*社科院人口所)、世界宗教研究(*社科院宗教所)、民族研究

4.管理学类:*行政管理、管理世界(发展研究中心)、管理(*管理学会、*经贸委)

5.政治学类:政治学研究(*社科院政治学所)、求是、世界经济与政治

6.法学类:法学研究(*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7.经济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工业经济

8.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记者(新华社)、*广播电视学刊(*广播电视学会、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编辑学报(*科技期刊研究会)

9.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学会)、大学图书馆学报(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档案学通讯

10.科学研究类:科学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11.教育学、心理学类: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研所)、心理学报(*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

12.体育类:体育科学(*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技(*体委体育科研所)

13.语言学类:*语文(*社科院语言所)、语言文字应用

14.文学类: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

15.外国语类: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翻译(*外文局编译研究中心)

16.艺术(含作品)类:*音乐、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美术(*美术家协会理论栏)、美术研究、装饰

17.历史、考古类:历史研究(*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社科院近代史所)、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杂志社)、*史研究(*社科院历史所)、考古(*社科院考古所)

18.*政管理类:*行政管理、求是(*)

三类期刊:

综合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民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月刊、文史哲

2.哲学类: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思想研究

3.社会学类:*统计、*人才、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计划生育、世界民族

4.管理学类:领导科学、中外管理、管理科学学报

5.政治学类:社会主义研究(委托华中师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编译局)、现代国际关系(*现代国际关系所)、青年研究

6.法学类:*法学(*法学会)、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政法论坛(*政法大学)

7.经济学类:财政研究(*财政学会)、统计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学会、*农科院经济所)、国际贸易问题、会计研究(*会计学会、*成本会计)、税务研究(*税务学会)、审计研究(*审计学会)、金融研究(金融研究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计委)

8.新闻、广播、电视、出版事业类:*出版(*新闻出版署)、编辑学刊(上海编辑学会)、现代传播、*电化教育(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研究

9.图书、情报、档案学类:图书馆杂志、情报学报(*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技期刊研究、档案学研究(*档案学会)

10.科学研究类:*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

11.教育学、心理学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华中理工大学)、*高教研究(*高教学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科所)、*教育学刊(*教育学会)、教育评论(福建教科所)、心理科学(*心理学会)、学科教育、学前教育研究、*特殊教育

12.体育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

13.语言学类:语言研究、语文研究、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

14.文学类: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外国文学研究、*文化研究(*)

15.外国语类: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语大学)、现代外语

16.艺术(含作品)类: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舞蹈家协会)、美术观察、*书法(*书法家协会理论栏)、*摄影

17.历史、考古类: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研究动态、文物、旅游学刊(*旅游学院、*旅游局)、**史研究、史学月刊、考古与文物

18.*政管理类:高校理论战线()、财政研究(*财政学会)、统计研究、会计研究(*会计学会、*成本会计)、税务研究(*税务学会)、审计研究(*审计学会)、科技进步与对策

四类期刊:

上述一、二、三类学术期刊以外的中文核心期刊(须为专业学术、理论性刊物,并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为准,北京大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重点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五类期刊:

在一般本科院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

2.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六类期刊:

在一般专业学术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被收录在具有“ISBN”书号的国内专业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的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开封教育学院

主编:沈晓娟;王凯

ISSN:1008-9640

CN:41-1310/G4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梁苑路1号开封教育学院

影响因子:

复合影响因子:0.135

综合影响因子:0.070

最新杂志目录

1.柳永悲秋词的精神品貌及艺术风格杨军 1-2

2.《长生殿》索引唐诗研究王娟 3-4

3.《*》*的现实嗜利性钟筱佩 5-7

4.索尔.贝娄和威廉.福克纳性别观比较——以《赫索格》与《八月之光》为例白晶王抒飞 8-9

5.另类暴力与*亡——细读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龙中莲 10-11

6.爱而不守,守而不爱——《呼啸山庄》中男权社会的女*情悲剧马郁文 12-13

7.《呼啸山庄》中希斯科里夫的矛盾情感与人性扭曲张含 14-15

8.「まで」和「さえ」的用法与区别陈兵利 16-17

9.中韩四字成语的对比李英月 18-19

10.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辜鸿铭英译《论语》皮谨煜 20-21

11.以读者反应论比较《再别康桥》的三个英译本翟璠 22-23

12.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意外类篇章衔接词辛慧 24-25

13.《红楼梦》中酒文化的翻译——以杨译本和霍译本为例曲秀莉 26-27

14.段玉裁之“连绵字”朱蕗 28-29

15.世博英语新闻的修辞使用夏晓云 30-31+87

16.汉语存现句分阶段教学设计张莉敏张振辉 32-33

17.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与幽默的解读唐小玲 34-35

18.目的论视角下汉英导游口译中文化冲突的处理分析??侯海冰周生辉 36-37

19.新媒体时代汉语各要素变化动向陆亚桢 38-41

20.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许萍 42-43

21.从多音节结构谈英语词重音教学周恒艳 44-45

22.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杜永明 46-47

23.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王峰 48-49

24.法律文本翻译中的语义对等张晓梅 50-52

25.心理因素对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影响郭剑华 53-54

26.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开展梅合东 55-56

27.云南省东南亚语言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覃小桐 57-59

28.网络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王晓铭 60-61

29.过程写作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上的应用何晓磊 62-63

3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古汉语教学改革刘梅 64-65

31.民族地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昌桂蔡其明 66-67

32.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陶古斯 68-69

33.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新型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原则邢蕾 70-71

34.我国“三创型”人才培养实践的现状苏燕强恒敬 72-73

35.顺应阅读模式对英语阅读的启示张亚茹 74-75

36.VOA慢速英语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上的运用王繁姚婷 76-77

37.通识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高松 78-79

38.辅导员发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作用案例刘韵程欢 80-81

39.《易经》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当代启示邓伟 82-83

40.将形体训练与瑜伽融合在健美*教学中的实验黎荣 84-85

本文链接:http://www.wmyx8.com/html/879640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