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教务网,大连大学教务处登陆入口地址
大连医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大连医科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大连医科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jwc.dmu.edu*/,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大连医科大学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前身为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0.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学校藏书223.4万册,数据库资源61种,可获取全文的中外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现有23个教学、科研单位,19所附属医院;本科专业23个。
学校现有*重点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4个。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近90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00余人、副高级职称近90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500余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3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有辽宁省优秀专家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1人次,辽宁特聘教授28人次。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3200人,其中研究生4500人,本科生7600人,外国留学生1100人。学校是*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单位,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有*级专业3个,省级专业12个;有*级教学平台5个,省级教学平台23个;有*级课程4门,省级课程36门。2个专业在省内专业排名中位列第一。学校连续7年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东北赛区第一名;近五年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3次、一等奖2次。近五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2017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3项、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苑论坛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是东北地区成功捐献人数最多的高校,共15名学生完成捐献。
学校现有*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1个。有部级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省工程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7个。近10年,学校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122位、东北高校第9位、辽宁省高校第4位。“十二五”期间,学校获批*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310余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完成单位的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02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1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
学校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附属一院、附属二院均入选“*顶级医院100强”。附属一院是东北唯一获得“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项目”的单位;现有全国唯一的一站式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全国首批、东北唯一的“*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和“中美合作神经胃肠动力中心”,东北唯一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附属二院建立辽南地区首个医疗联盟;是大连市唯一肝脏移植准入单位,拥有东北最先进的骨髓移植病房;是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最高奖项“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示范医院、全国管理创新医院、全国“未来医院”服务创新示范单位。附属三院正在建设中。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位居全国医科院校前列,被评为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获批**奖学金生自主招生资格和教育部“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医学学历教育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生源累计覆盖五大洲110个*和地区;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余个*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了“中美公共卫生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已加入全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健康子联盟。
传承历史,开创未来。全校师生秉承“甚解、敏行、明仁、济世”的校训和“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为建设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连医科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大连医科大学是211还是985
大连医科大学在哪里附准确地址
大连医科大学邮编附地址和介绍
大连医科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大连医科大学教务处电话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一、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大连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teach.dlut.edu*/,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在新*成立前夕,面向*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 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12年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该校区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2017年9月,经*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4321人,其中专任教师2650人;学校有*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2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0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2人、青年学者12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入选者24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8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级人选1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1人;博士生导师72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808人,副高级职称1098人。学校现有本科生25380人,硕士生10537人,博士生4836人。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7个学部【6个管理重心在学部,1个管理重心在学院(含3个正处级建制学院)】,8个*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学院;盘锦校区设有基础教学部和7个学院;开发区校区有3个学院。有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二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2个。现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建筑学硕士、工程(博士、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城市规划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等13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87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的本科专业82个,目前调整为77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其*家级特色专业23个。有4个*级教育、教学基地(*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3个*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级教学团队,是*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十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的工程学和化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优势学科资源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建有1个*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3个*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3个*级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装备设计与CAE软件开发*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级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桥梁与隧道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制造管理信息化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科技园),1个*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个*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1个*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1个*知识产权(辽宁)培训基地。学校有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特种加工及微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20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2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公共技术创新平台,9个技术创新基地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个*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科技成果奖励4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90项。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专利奖8项、其中金奖1项。目前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进入全球前1‰;12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上榜学科数位列国内高校第17位。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42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326.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5.8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21.3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
学校与29个*和地区的207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校所合作关系;学校有留学生1434人;2014-2016年,申请了34个聘请外国专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建立了6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争取*各类引智经费2528.6万元,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2674人。为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专业水平,学校积极拓展包括*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海外实习等150余项海*流项目。2014-2016年,共派出长短期交流学生4278人。
目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全力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
大连大学教务系统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的原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当时的大连大学工学院*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医学院*为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为*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987年10月,在原大连理工大学分校的基础上,合并了大连医学、师范等学校,组建了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市*对大连大学高度重视,时任大连市副*的赵亚平教授出任新大连大学的首任校长、*委*。
多年来,大连大学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秉承“让每一个人都成功”的核心理念,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的优良校风,坚持“面向未来,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史、理、工、医、管理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24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外国留学生、*教育学院学生5000余人,设有附属中山医院、附属新华医院2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
》》大连大学教务系统点击进入
大连大学教务办公室电话
教务处处长室 87403691
教务处副处长室1 87403445
教务处副处长室2 87402995
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87403666
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1 87403434
教务处教务科1 87403446
教务处教务科2 87403431
教务处考试中心1 87403639
教务处质量监控科1 87402463
教务处质量监控科2 87403690
教务处教材中心1 87403962
教务处印刷室 87403612
教务处督导室 87403467
教务处传真机 87403607
尾数后四位为内线号码!
大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jwc1.dlu.edu*/
一、大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及简介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为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后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后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7年10月,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
大连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jwc1.dlu.edu*/
二、大连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度*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护理学
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小学教育、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工程、临床医学、旅游管理
*特色专业:护理学、小学教育、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
辽宁省示范性专业(7个):日语、医学检验、小学教育、护理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特色专业(1个):医学检验专业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土木工程
大连大学教务处密码忘记了
密码重置链接。在登录页面找到忘记密码或重置密码的选项,点击该选项进入密码重置页面,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来验证您的身份,例如学号、姓名、注册邮箱等,按照页面上的提示完成密码重置流程。
大连大学教务处登陆入口地址
大连大学教务处登陆入口地址: *jwc1.dlu.edu*/
9月6日,第六届全国空间数据系统学术交流会在大连棒棰岛宾馆隆重开幕。大会由*航天局*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专家组主办,大连大学承办,*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空间技术研究院协办。国防科工局航天建设处处长张如生、大连大学校长孟长功、大连市科技局副*蒋行海出席开幕式,张如生处长和孟长功校长分别致辞。
大会分别就空间数据系统中的软件、管理、应用、测控、链路、交互、大数据、智能网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工程院姜会林院士、*科学院郑建华院士等8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特邀报告。本次大会设立了三个分论坛分领域进行了大会学术论文交流,并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了证书。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飞行器研究所、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电子科技**第54研究所、宇航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等40余家单位共130余位代表参会。
大会主题为“空间数据系统与空间智能信息网络技术”。据悉,进入新时期,*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造2025》等为我国航天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春风、启动了引擎。
由我校承办召开的第六届全国空间数据系统学术交流会,是我国空间信息领域的一次盛会,将推进该领域的决策者和顶尖专家研讨发展战略,共推*航天事业特别是空间数据系统领域进步。会议的召开也将有助于加强我校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航天器研制单位等在空间数据系统与空间智能信息网络技术方面深度合作,促进我校信息学科在空间数据系统以及空间智能信息网络等相关领域的进步。
本文链接:http://www.wmyx8.com/html/879581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